2000活躍值=1RMB
任務(wù)總數(shù)
2000
參與人數(shù)
0
秋天是一個充滿思念和回憶的季節(jié)!秋天的思念,是一種淡淡的憂傷,也是一種深深的溫暖。古代的文人墨客用詩詞表達了對秋天的深切感受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是杜甫對兄弟的牽掛和對家鄉(xiāng)的懷念之情;“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是范仲淹筆下戍邊將士的思鄉(xiāng)之情;“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是馬致遠曲中游子的孤獨和對故鄉(xiāng)的無盡思念之情。
秋意濃 思念重,有關(guān)秋思的詩詞,感受到古人在秋日里的所思所想,領(lǐng)略秋天獨特的美!
![]()
秋思
唐-黃滔

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霽天。
誰人愛明月,露坐洞庭船。
唐代詩人黃滔的《秋思》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細膩的情感,描繪了秋夜的寧靜與美麗,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孤獨的深刻感受。
![]()
秋思二首其一
唐-王涯

網(wǎng)軒涼吹動輕衣,夜聽更長玉漏稀。
月度天河光轉(zhuǎn)濕,鵲驚秋樹葉頻飛。
詩人通過秋夜的涼風、稀落的漏聲、濕潤的月光和驚飛的鵲鳥,營造出一個靜謐而又生動的秋夜景象,表達了詩人在秋夜中的深切思念。
![]()
秋思絕句六首
宋-陸游

黃蛺蝶輕停曲檻,紅蜻蜓小過橫塘。
老人未肯殺風景,睡起熏籠重炷香。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的寧靜美景,黃蛺蝶和紅蜻蜓的活動展現(xiàn)了秋天的生動,而詩人則在秋日的閑暇中,通過熏香來增添生活的樂趣,表達了一種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生活細節(jié)的享受。
![]()
秋思
宋-白玉蟾

滴盡池荷無奈雨,吹翻井葉可憐風。
溪毛山骨猶無恙,尚有蘆花對蓼紅。
詩人通過對池荷、井葉的描寫,表達了對秋天帶來的變化的感慨。秋雨和秋風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讓人不禁感嘆自然的無常。
盡管秋天帶來了蕭瑟,但詩人依然看到了自然的美好。溪毛山骨的無恙以及蘆花與蓼花的相映成趣,都體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之情。詩人在感慨秋景的同時,也能從自然中找到一絲慰藉和希望。
![]()
秋思
宋-鄭剛中

曉來自掃寒階凈,雨后又還黃葉添。
秋色庭前容不盡,隨風蕭颯過疏簾。
詩人通過對秋晨清掃臺階、雨后黃葉增添以及秋色無邊的描寫,表達了對秋天的感慨。秋天的到來帶來了寒冷與蕭瑟,也帶來了生命的變化,詩人在詩中流露出對時光流轉(zhuǎn)、季節(jié)更替的感慨。
整首詩中彌漫著一種淡淡的憂傷。黃葉的飄落、秋風的蕭颯,都讓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常。詩人在欣賞秋色的同時,也不免為秋天的短暫和生命的流逝而感到憂傷。
![]()
山中秋思
元-黃庚

石床彈月鶴聽琴,玉宇凝秋絕點塵。
萬里無云銀漢淡,一天風露濕星辰。
整首詩透露出詩人在山中秋夜所感受到的寧靜與超脫。遠離塵世的喧囂,在這山間與自然融為一體,享受著秋夜的寧靜與美好。這種寧靜不僅僅是外在環(huán)境的安靜,更是詩人內(nèi)心的平和與淡泊。
詩人通過對秋夜山中景色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與敬畏之情。從石床、月光、白鶴到天空、銀河、風露和星辰,每一個意象都展現(xiàn)了自然的神奇與美麗,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
秋思四首 其三
明-林章

不知秋何如,花開盡清絕。
蘋花白于脂,蓼花紅于血。
整首詩充滿了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盡管秋天常被認為是蕭瑟的季節(jié),但詩人卻從秋天的花開中看到了別樣的美麗。無論是清絕的整體氛圍,還是具體的蘋花和蓼花,都展現(xiàn)了詩人對秋天獨特景色的喜愛和欣賞。
在秋天這個季節(jié)里,花朵依然綻放,這也讓詩人感受到生命的頑強與美好。即使在看似蕭索的環(huán)境中,生命依然能夠展現(xiàn)出絢爛的色彩,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
雨窗秋思
明-倪岳

秋雨蕭蕭向晚天,小窗坐久獨忘眠。
風前楊柳今搖落,一別鄉(xiāng)關(guān)又幾年。
詩人獨自坐在小窗前,聽著秋雨,看著窗外的景色,表現(xiàn)出一種孤獨寂寞的情感。在這樣的氛圍中,詩人的思緒更加深沉,對生活和人生的感悟也更加深刻。
“一別鄉(xiāng)關(guān)又幾年” 直接表達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離開家鄉(xiāng)多年,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愈發(fā)強烈。秋雨和楊柳的凋零更加觸動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鄉(xiāng)愁,使他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頭。
![]()
瀟湘神-秋思
清-葛秀英

暮煙含。暮煙含。殘荷衰柳映寒潭。
夕照遠山紅樹外,斷腸秋色在江南。
整首詞充滿了憂傷與惆悵之情。從暮煙、殘荷衰柳到夕照遠山,每一個景象都透露出詩人內(nèi)心的哀愁。江南的秋色本應(yīng)是美麗的,但在詩人的感受中卻充滿了悲傷,這種情感的反差更加突出了詩人的惆悵。
殘荷衰柳、夕照等景象也暗示了時光的流逝。秋天是一年中接近尾聲的季節(jié),這些景象讓人不禁感慨時光的匆匆,生命的短暫。
![]()
秋思偕陳心畬作二首
清-蔣葆元

我亦悲秋者,飆輪感歲華。
風蟬咽殘柳,霜蝶媚幽花。
山水供詩料,煙波隱釣槎。
浮生何戀戀,隨處是吾家。
從開篇的 “我亦悲秋者” 可以看出,詩人對秋天有著深深的感慨和憂傷。秋天的景象讓他感受到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從而產(chǎn)生了悲秋之情。
盡管秋天充滿了蕭瑟,但詩人依然能從山水和幽花中找到美感,體現(xiàn)了他對自然的熱愛。自然景色不僅是他創(chuàng)作的源泉,也是他心靈的寄托。
最后兩句 “浮生何戀戀,隨處是吾家” 表達了詩人豁達超脫的人生態(tài)度。他在秋天的感悟中,認識到人生的無常和短暫,從而不再執(zhí)著于塵世的繁華與眷戀,而是以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
![]()
憶王孫-鏡湖秋思
清-朱彝尊

越山重疊越溪斜。竹浦風回雁弄沙。
幾個輕舟在若邪。
摘蓮花。江月相隨直到家。
整首詞通過對鏡湖秋天景色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與贊美之情。從越山越溪到竹浦雁沙,再到輕舟蓮花和江月,每一個景象都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讓人感受到詩人對自然的敬畏與欣賞。
詞中所描繪的水鄉(xiāng)秋景充滿了寧靜與閑適的氛圍,反映出詩人內(nèi)心的平和與寧靜。輕舟在若邪水上,采摘蓮花,江月相隨歸家,這些畫面都傳達出一種悠然自得的心境,讓人感受到詩人在秋天的寧靜中享受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