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具身智能、輔助駕駛領域大事如下:
小鵬匯天完成2.5億美元B輪融資
7月15日,小鵬匯天宣布完成2.5億美元B輪融資,此輪融資將用于確保小鵬匯天飛行汽車研發、規模量產和商業化進程的順利實現。

圖源:小鵬匯天
小鵬匯天是小鵬汽車的生態企業,其以“全球領先的低空產品創造者”為愿景,以“讓飛行更自由”為使命,通過核心技術的自研革新與運用,致力于為用戶打造安全、智能的飛行汽車等低空出行產品,逐步解決個人飛行、空中通勤、公共服務等需求,推進低空出行方式變革。
2024年8月,小鵬匯天曾宣布獲得1.5億美元的B1輪融資,投方是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開發區投集團有限公司三家國資。
更早之前,2020年7月,小鵬汽車投匯天。2021年10月,小鵬匯天宣布完成超5億美元的A輪融資,此輪由IDG資本、五源資本及小鵬汽車領投,紅杉中國、鐘鼎資本、GGV紀源資本、高瓴創投以及云鋒基金等機構跟投,該筆融資曾是當年亞洲低空載人飛行器領域企業獲得的最大單筆融資。此后的2022年6月,星航資本又對小鵬匯天A輪融資進行追加投。
從目前已經披露的金額來看,小鵬匯天累計融資超過7.5億美元(約53.75億人民幣)。
在資本的加持下,小鵬汽車已完成飛行汽車布局,并實現飛行汽車的三電、復合材料、飛控導航、空中智駕四大核心技術全棧自研。
小智點評:小鵬匯天多次獲得大額融資,既體現了資本對其飛行汽車研發及商業化前景的看好,也為其推進低空出行變革提供了有力支撐。
價值10億美元,時的科技E20 eVTOL斬獲350架海外訂單
7月16日,時的科技宣布,其與阿聯酋企業Autocraft簽署采購協議,訂單金額10億美元。
據悉,Autocraft采購350架E20 eVTOL,與時的科技攜手推進E20 eVTOL在中東及北非地區低空旅游、空中出行等多元場景的商業化落地,共同加速低空出行新模式的規模化部署與運營。

圖片來源: 時的科技
據了解,E20是時的科技自主研發的旗艦型號,采用傾轉旋翼構型,兼具垂直起降能力與高效巡航性能,設計最大航程達200公里、巡航速度達每小時260公里,最快時速320公里;面向城際和城內出行場景,在安全性、經濟性、適應性方面具備顯著優勢。
而Autocraft是阿聯酋企業,一直在前沿科技進行投布局,始終致力于將阿聯酋打造為空中交通解決方案的引領者。
此次合作,Autocraft將充分發揮自身在政策資源、地理環境、運營實踐與本地市場的綜合優勢,結合時的科技在eVTOL產品研發、制造與系統集成方面的深厚技術積累,共同推進E20 eVTOL在中東及北非多個區域的試點部署與商業化落地。
與此同時,官方表示,在簽約當天,時的科技技術團隊與阿聯酋民航總局的代表圍繞E20 eVTOL的適航審定路徑、運行管理規則及監管對接機制進行了深入的技術交流,為該機型在阿聯酋市場的商業化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針對此次合作,時的科技表示,此次簽署的10億美元訂單,不僅是E20 eVTOL海外拓展的關鍵突破,更是“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阿企業科技合作的典范。
小智點評:時的科技與阿聯酋Autocraft簽署10億美元采購350架E20 eVTOL訂單,是中阿在低空出行領域合作的重大成果,彰顯了時的科技產品技術實力與海外拓展能力,有望加速eVTOL在中東及北非地區商業化,推動全球低空經濟邁向新高度。
Uber宣布與Lucid、Nuro合作,2026年共同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
據彭博社報道,7月17日,移動出行服務平臺Uber宣布與制造商Lucid以及自動駕駛技術初創企業Nuro合作,將共同推出一支自動駕駛出租車車隊。

圖片來源: Uber官網
Uber表示,該公司或其第三方合作伙伴將購置并運營配備Nuro Driver技術的Lucid Gravity汽車,并將這些車輛接入其全球出行網絡,計劃于2026年晚些時候在美國的一個主要城市推出首批此類車輛,但未明確是哪座城市。此外,該公司還計劃在六年內部署至少20,000輛Lucid Gravity自動駕駛出租車。據悉,由Lucid和Nuro共同開發的原型自動駕駛出租車已經在Nuro的拉斯維加斯封閉式測試場投入運行。
與此同時,Uber還宣布分別向Lucid和Nuro投數億美元。Lucid稱,其將獲得3億美元,其中一部分將用于升級其生產線,以便將Nuro的硬件整合到Gravity車型中。另外,Lucid還表示,其計劃進行1比10的反向股分割,但這一計劃需獲得股東批準。
Uber近期的大規模合作和投進一步凸顯了其戰略的轉變:不再自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而是選擇與專門從事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合作并進行投。該公司首席執行官Dara Khosrowshahi曾表示,該公司已將自己在自動駕駛貨運公司Aurora等企業的部分股權變現,以用于未來在無人駕駛生態系統方面的投。
在尚處于起步階段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市場中,競爭正日益激烈。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公司上個月在奧斯汀推出了其一直承諾要提供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而其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承諾要將這一服務拓展到其他城市。
Uber于2022年首次與Nuro合作,開展食品配送機器人的項目。次年,Nuro從研發和推廣定制化的自動駕駛車輛轉向專注于開發自動駕駛軟件。對于Lucid來說,與Uber的合作為其帶來了一個重要客戶。Lucid一直在努力提高和交付量,并預計在2025年將生產20,000輛汽車,是前一年產量的兩倍多。
Lucid也一直在研發高級駕駛系統,并在今年早些時候宣布已與沙特阿拉伯的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建立合作關系。該公司稱,其仍計劃繼續自主研發自動駕駛及駕駛輔助技術。
小智點評:Uber與Lucid、Nuro合作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車隊,通過投合作方和整合資源,展現其在自動駕駛領域從自研到合作投的戰略轉變,也將加劇自動駕駛出租車市場的競爭。
優步聯手百度推進無人駕駛出租車全球布局
7月15日,優步(Uber Technologies Inc.)與百度(Baidu Inc.)聯合宣布,雙方達成多年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計劃在除美國和中國以外的多個市場落地運營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服務,且該服務將接入優步的共享出行平臺。

圖片來源:蘿卜快跑
雙方在聯合聲明中透露,百度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蘿卜快跑(Apollo Go)將于今年晚些時候登陸優步應用程序,服務范圍覆蓋亞洲及中東地區。同時,雙方在聲明中稱,作為合作的一部分,數千輛自動駕駛汽車將投入運營。優步發言人補充稱,未來還將擴展至歐洲與大洋洲市場。
上述報道發布后,優步的股價在紐約市場開盤后一度上漲1.4%,而百度的美國存托憑證(ADR)盤中漲幅最高達7%。
作為中國最大的無人駕駛出租車運營商之一,百度成為最新一家與優步合作、將服務推向海外的中國自動駕駛技術企業。截至5月份,蘿卜快跑已在全球15個城市完成了超過1,100萬次公共出行服務,這一數字已超越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Waymo的1,000萬次出行記錄。此外,百度還積極籌劃在瑞士、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拓展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
除百度外,在美國上市的文遠知行(WeRide)、小馬智行(Pony.ai)以及北京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Momenta)等中國企業也與優步達成協議,計劃未來幾年在部分歐洲和中東市場的優步平臺上提供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
優步已與技術開發商(包括Waymo)和汽車制造商建立了十余項全球合作伙伴關系,其戰略定位正從自主研發技術轉向成為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投方與商業化平臺。基于多項合作,優步應用程序當前已在美國鳳凰城、奧斯汀、亞特蘭大及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等地上線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
小智點評:優步與百度達成戰略合作,將在美、中以外多市場上線蘿卜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這既為百度拓展海外業務提供契機,也彰顯優步聚焦投與商業化平臺的戰略轉變,預計將憑借雙方優勢推動無人駕駛出行邁向新高度,帶動相關股價上揚,且加劇全球自動駕駛出租車市場競爭 。
寶馬集團攜手Momenta共研中國專屬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7月15日,寶馬集團官方宣布與中國自動駕駛科技公司Momenta達成戰略合作,聯合開發面向中國市場的新一代智能駕駛輔助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寶馬集團
雙方將基于國產新世代車型的智能架構和硬件平臺,該方案深度融合寶馬20余年駕駛輔助安全技術積淀與Momenta的AI大模型能力,采用了端到端的大模型技術,融合超大規模神經網絡用于環境感知、路徑規劃和車輛控制,聚焦高速及城區全場景端到端領航功能,實現從車位泊出到目的地泊入的完整覆蓋。
而就了解,寶馬首款新世代車型iX3L將于2026年正式推出。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CEO高翔強調,此次合作是踐行"在中國、為中國,以中國速度創新"戰略的關鍵舉措,首次在核心智駕領域聯合中國科技企業,推動德系工程能力與中國AI技術深度融合。
而未來,該方案將率先搭載于國產新世代車型,后續覆蓋多細分市場產品線,實現智能便利、駕控樂趣與行車安全的三維平衡。
小智點評:寶馬與Momenta的合作,既是外資車企深度綁定中國本土AI技術力量、加速本土化智能駕駛布局的關鍵動作,也凸顯了中國自動駕駛科技企業在大模型等核心技術領域的競爭力已獲國際巨頭認可,這種“德系工程+中國AI”的融合模式,或將為智能駕駛的場景落地與體驗升級提供新范式,同時也折射出中國智能駕駛市場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戰略地位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