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 “十一黃金周”樓市數據已相繼出爐。
根據冰山指數,今年十一期間(截止到10月6日),23城樓市成交量同比-49%,實時成交量同比跌幅超過60%的城市有四個:深圳-76%、廈門-71%、杭州-61%、東莞-60%,還有7個城市同比跌幅超過50%。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稱,去年“9.26新政”首提止跌回穩,緊接著各省市出臺樓市政策“組合拳”——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多個城市國慶交易量創下2019或2021年以來的最好水平,導致了去年的高基數。因此,今年國慶交易量同比下滑是必然的。
安居客數據也顯示,全國樓市整體仍未擺脫調整態勢,而且城市的分化加劇,30 大中城市新房日均成交 671 套,僅保持與去年同期持平,未能延續核心城市的增長勢頭;15 城二手房日均成交 250 套,同比下跌 38%。
但北京、上海、深圳等核心城市新房成交逆勢增長,政策精準激活的改善型需求集中釋放。從實際成交來看,北京新房日均成交同比增長 30.8%,上海前 6 天成交同比激增 72%,深圳新盤成交量較平日提升40%-50%。
自8月以來,北京、上海、深圳相繼放松限購,北京五環外降低社保年限,上海外環外也是如此,深圳多個區域甚至取消限購。
京滬深的購房門檻,各有不同程度降低,此輪新政在傳統旺季“金九銀十”,尤其是“十一黃金周” 效果如何,成為一大看點。
北京新房日均成交增52%,上海二手房跌超53%
十一假期期間,搜狐財經實地探訪了北京多個樓盤,雖并未如往年一樣出現“人擠人”的火爆情形,但并不缺乏熱度,多個售樓處的沙盤前圍著看房客,洽談區也坐滿咨詢者;但也有樓盤到訪者寥寥。
從各個樓盤售樓處到訪量來看,新開盤的純新項目及正在蓄客、即將開盤的項目,售樓處人流量較大;而二次或多次取證的“老”項目,看房客則相對較少。其中,“好房子”項目明顯更受歡迎,150平方米以上的改善型大平層也人流不斷。
根據中指數據,9月北京新房成交46萬平米,環比增長21%,同比增長22%;二手房成交1.6萬套,環比增長19%,同比增長19%。國慶假期期間(10月1-8日),北京新房日均成交0.61萬平米,較去年國慶假期增長52%;二手房日均成交19套,較去年國慶假期增長73%。
上海新政落地疊加部分安置房項目集中網簽,帶動9月新房銷售數據逐步回升。中指數據顯示,9月新房成交97萬平米,環比增長23%,同比增長16%;二手房成交2萬套,環比增長5%,同比增長29%。國慶假期期間,新房日均成交0.62萬平米,較去年國慶假期小幅增長3%。
安居客數據顯示,國慶假期8天,上海二手房累計成交1133套,日均成交僅141.6套(8天均值),較2024年同期的304.7套(7天均值)跌超53%。
“國慶節期間,上海新房市場平穩而二手房市場大幅回落。從成交結構看,新房成交套數前五的新房樓盤均為高端改善型項目,反映了新政滿月后市場上改善型需求相對穩定、而剛需主要流向二手房市場,觀望情緒回升。”同策研究院聯席院長告訴搜狐財經。
廣州熱度回落,深圳新房成交增22%
廣深樓市呈分化趨勢,根據中指數據,9月廣州新房網簽套數5258套,網簽面積58萬㎡,網簽面積環比增長18%,同比增長10%。國慶假期8天(10月1-8日),新房日均成交0.81萬平米,較去年國慶假期小幅下降4%。
廣州中原研究中心認為,今年國慶假期,廣州一二手市場同比表現較弱,成交主要集中在黃金周初段,長假效應影響不大,一二手市場整體熱度較去年同期明顯回落。
據其分析來訪及成交冷淡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廣州松綁限購,今年缺乏重磅利好支撐;二是節前已有多個新盤搶跑;三是房價不穩定影響預期,剛需、剛改有相當一部分購買力仍在觀望。
但李宇嘉認為廣州樓市表現也相對突出,貝殼平臺數據顯示,國慶前兩日廣州新房成交達1200套,截至10月5日累計成交 2400套,日均成交約 480套,盡管比2024年同期有下降,但同比2023年增長 2.5倍。
反觀深圳,9月份新房成交3087套,環比上漲43.5%,同比上漲32.7%;二手住宅成交4546套,環比上漲8.9%,同比上漲42.5%,“金九”成色較足。
進入國慶假期,新房成交上漲明顯。樂有家研究中心數據監測顯示,國慶節(10月1 -7日)七天對比前一周,樂有家門店二手房簽約量環比上漲15%,新房簽約量環比上漲120%。
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統計,截至10月8日,深圳新房住宅累計成交219套(含預售183套、現售36套),二手住宅累計過戶73套。中指數據則顯示,國慶假期8天,深圳新房日均成交0.23萬平米,較去年國慶假期增長22%。
李宇嘉分析稱,一方面是深圳節前大幅度調整了外圍限購政策;另一方面,開發商和相關部門在9月至“雙節”假期期間舉辦了近30場宣傳推介活動,甚至到東北推薦,進一步提振了市場熱度;同時,9月份及國慶期間,在售新盤促銷力度比較大。
預計“銀十”延續分化,5年期LPR下調預期增強
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指出,整體來看,國慶假期樓市表現較為平淡,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新房網簽面積同比實現增長。結合上半年多家頭部房企在核心城市獲取了較多優質地塊,有望在四季度逐步入市,對核心城市新房銷售形成一定支撐,預計“銀十”市場將延續分化態勢。
“二手房方面,9月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已出現顯著回升,預計10月交易活躍度將繼續溫和回升,但‘以價換量’態勢短期難改。”曹晶晶分析道。
李宇嘉認為,四季度是樓市交易的旺季,一方面開發商要沖刺全年業績;另一方面,各地近期也在積極儲備政策,多地已在推進房票安置、加大購房補貼、公積金提取的用途、商辦車位去庫存、存量土地收儲、推出房產會或購房節等。
“基于此,預計四季度各地樓市交易會明顯好于三季度,全年將呈現出‘前面高、中間低、后面略翹尾’的走勢。” 李宇嘉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