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由招商局檢測車輛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車研”)、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重慶汽車工程學會、重慶市汽車產業商會聯合主辦的2025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生態大會(以下簡稱“汽車生態大會”)在重慶科學會堂盛大開幕。
作為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重要主題活動之一,汽車生態大會以“集群聚力 產業向新”為主題,精準洞察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前沿技術走向,著力構建具備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集群交流合作高地,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技術與交通運輸等相關領域深度融合,激發產業創新活力,進而實現產業集群高效協同與高質量發展。重慶市有關部門領導、科研院所學者、行業協會專家、國內外知名汽車企業負責人、媒體代表以及產學研等各方面嘉賓800余人出席汽車生態大會。

領航定向,共繪產業集群革新之路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鄧仁杰在致辭中表示,招商局集團與重慶已簽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共建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科技創新中心、現代化產業體系、西部金融中心、現代化國際都市等領域深化合作,實現共贏。鄧仁杰指出,招商檢測作為集團重點打造的科技創新板塊,承載著集團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重要使命,其旗下招商車研,作為在渝成長起來的國家級檢驗檢測機構,已成為招商局集團服務汽車產業技術進步和安全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鄧仁杰強調,招商局集團將依托招商車研等平臺,積極參與測試驗證體系建設、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生態營造,努力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貢獻央企力量。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在致辭中表示,全球汽車產業正經歷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深度融合的百年變革,產業競爭已從單一技術比拼升級為生態體系與集群實力的較量。付炳鋒指出,產業集群是生態繁榮的核心載體,呈現“創新協同化、配套本地化、生態一體化”特征,重慶作為西部汽車產業核心,通過政策精準匹配、成渝區域聯動加速產業升級:一方面帶動零部件與科技企業集聚,形成“整車引領、協同創新”格局;另一方面以智博會、西部示范區為引擎,初步建成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成為西部產業標桿與全球高地。付炳鋒強調,中汽協將聯合招商車研等伙伴,秉持開放協同理念,完善供應鏈協同機制,助力重慶等區域產業集群持續升級。
成果發布,見證產業集群創新動能

會上,招商車研攜手清華大學、重慶大學、長安、賽力斯等多家國內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及車企,發布12項涵蓋智能駕駛、智能底盤、智能座艙等前沿領域的技術及產品創新成果,充分展現了產業集群創新活力,攜手為重慶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建設聚智增色、創新賦能。
智慧交匯,產業發展掀開全新篇章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用自主可信計算筑牢智能網聯汽車安全防線》主旨報告中指出,構建綜合、綠色、安全、智能的立體化現代化交通系統,發展世界一流智能交通,把握高質量發展歷史機遇,均需筑牢安全可信的保障底座。報告強調,可信計算作為保障信息系統可預期性的技術,能在計算過程中同步開展安全防護,確保計算結果與預期一致,實現全程可測可控且不受干擾,中央“市場準入十條”中的“自主可信計算”,特指源自中國、完全自主的可信 3.0 技術,并非泛指可信計算技術。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駿在主旨報告《以安全為基,構建智能網聯汽車測評新范式》中充分肯定了行業在智能網聯汽車安全水平提升的成果,同時也指出了仍然面臨的風險。報告表示,招商車研在智能網聯汽車安全測試方面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推出了針對人機交互安全的智能駕艙評價規程(AI-CAP)、針對功能安全和預期功能安全的智能安全評價規程(AI-SAP)、覆蓋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AI安全的汽車AI安全評價規程(AI-STAR)三個規程。這些規程在消費者使用、產品研發、產業協同和行業監管層面都有重大意義,促進了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報告建議,應利用好多模數據上云、建設交叉數據庫等基礎設施共建、檢驗檢測方法和技術創新以及招商局集團全球化和多業務布局等優勢,積極推進中國標準國際化,以此提升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汽運中心主任、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周煒在主旨報告《自動駕駛汽車運輸服務的思考與探索》中系統闡述了自動駕駛汽車在運輸服務領域的應用路徑與管理體系。報告指出,自動駕駛汽車的應用應明確其屬性定位,應堅持以人為核心、限定條件使用和清晰界定責任三大原則。目前我國已構建覆蓋測試示范、產品準入、上路通行和商業應用的政策法規體系,尤其是《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為合規化商業化試點提供了根本依據。報告提出,智能營運車輛應基于控制主體進行分類分級,并強調從“三關一監督”行業監管體系出發,對自動駕駛運輸企業、車輛、人員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試點推動技術與法規協同發展,最終實現自動駕駛在真實運輸場景中的安全、高效、規?;瘧?。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召回技術中心副主任李艷在主旨報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技術創新》中立足“安全定義汽車”新階段,系統闡述了風險畫像、監管機制與技術支撐。報告以問題為牽引、以監管為主線,貫通“準入—在線監測—缺陷認定—召回—OTA復核”的全生命周期閉環,強化事故快速報告、沙盒試點與缺陷工程協同;以標準為底座、技術為支撐,強調網絡與數據安全一體化貫標,積極構建場景庫、評價指標與過程審計體系;以治理為目標,以召回促質量、以創新強監管、以數據提能力,夯實現代交通安全可信保障底座。

歐盟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孫金華在主旨報告《新能源汽車火災安全基礎及技術研究進展》中介紹了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及火災風險挑戰,分析了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熱失控機理,探討了不同類型動力電池的火災特性,提出了新能源汽車火災防控的整體思路及技術研究進展。
報告表示,隨著普及,動力電池系統已成為火災高風險區,電池火災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報告強調,技術創新是確保安全的關鍵,要確保新能源汽車的火災安全,除了關注電池本質安全外,還需在電池事故隱患的早期預測預警以及新能源汽車火災的主被動防控等方面進行持續創新。報告指出,必須完善安全標準、管理制度和行業安全文化,確保火災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實,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交流互鑒,共促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慶鈴汽車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陳昱陽在主旨演講《擁抱變革、聯合創新,構建產業新生態》中分享了慶鈴集團擁抱變革,推動產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和聯合創新實現技術革新取得的經驗,以及在氫能汽車、智能駕駛汽車方面的實踐案例,闡述了這些實踐對行業生態重塑與可持續發展的深遠意義。

長安汽車工程研究總院總經理胡成太在主旨演講《智領安全新未來——長安汽車的實踐與創新》中分析了當前交通安全形勢的嚴峻性及用戶對安全需求的提升,介紹了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智能化和全球化領域的產業實踐,包括主被動安全、底盤控制、電池安全等技術方面的突破,同時展現了長安汽車在未來智能安全創新方向的布局。

蔚來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數字安全官盧龍在《生成式AI在智能汽車企業落地的思考》主旨演講中指出,伴隨汽車產業持續演進,行業格局正經歷深刻變革。從傳統燃油車到電動汽車,再到當下智能電動汽車的迭代,每一次升級都聚焦提升用戶體驗。如今,生成式AI為智能汽車行業關鍵場景帶來了全新機遇與挑戰。面對這一趨勢,蔚來在AI戰略層面展開了深入思考并付諸實踐。

泰國國王科技大學首席專家、泰國電動汽車協會主席Yossapong Laoonual在主旨演講《Electric Vehicle Outlook in Thailand》中指出,東盟各國設立了明確的電動化目標及支持政策,覆蓋生產、銷售和基礎設施建設,正積極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Yossapong Laoonual表示,泰國“EV3.5”政策旨在提升零排放和普及率,通過補貼和投資促進措施推動市場快速增長。Yossapong Laoonual強調,泰國仍面臨充電基礎設施不足、本土供應鏈薄弱及國際競爭加劇等挑戰。

DEKRA德凱亞太區高級副總裁、中國大陸及香港董事總經理吳航軍在主旨演講《邁向歐洲:DEKRA助力中國車企打造安全與合規的本土化攻略》中指出中國車企正加速歐洲市場布局,并通過建立研發中心、生產基地等方式推進本土化戰略。面對嚴苛的歐盟法規、市場監察、網絡安全及消費者權益保護要求等挑戰,DEKRA憑借覆蓋歐洲的測試實驗室和認證網絡,提供全流程解決方案積極應對,助力中國企業精準應對合規風險,成功打開歐洲市場。
以賽促研,共推技術跨越式發展
備受矚目的“招商鑄盾”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攻防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知名企業與科技公司的近百名頂尖選手組成十支隊伍,共同上演了一場網絡攻防領域的“速度與激情”。本次大賽以“線上理論篩選,線下實車檢驗”的模式,為產學研各界的頂尖人才提供了一個寶貴的競技與交流平臺,為行業樹立了網絡安全攻防演練的全新標桿。
在招商車研“AI驅動的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攻防平臺”的全程支撐下,這批代表著國內汽車安全最高水平的參賽者,綜合運用物理接觸、近場通信和遠程滲透等多種手段,尋找并利用車輛的未知安全漏洞,成功復現了對車輛功能的遠程接管等高階操作,充分展現了當前智能汽車面臨的真實安全威脅。
2025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生態大會會期為9月5日-6日,期間精心策劃了“1 + 2 + 2 + 9”系列活動,即1場開幕式、2場高規格閉門會、2場精彩賽事以及9場聚焦細分領域的主題分會。
作為2025智博會重要活動之一,汽車生態大會不僅展示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最新成果與創新活力,更為汽車產業集群建了一個共謀發展、共話未來的高端交流平臺。
展望未來,各方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持續深化合作、協同創新,共同開啟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全新篇章,為全球交通出行方式的綠色低碳轉型與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